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山东如何“内外兼修”?
作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代表,这13个百强区县的表现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山东县域发展的路径和模式。有细致分析指出,山东县域发展属于“雁行”梯队式发展格局,即以经济体量领先的“头雁”带动省内其他县域经济发展。这意味着,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“狼群模式”,山东在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,大有潜力可挖。
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早在2008年,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就在其撰写的《中国的经济制度》一文中指出,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,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。
正是有了对县域发展的充分认知,国内各省皆把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课题来抓。
图/胶州入围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
近年来,山东围绕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、转型发展和推进扩权强县改革,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,全省县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,综合竞争力全面增强,涌现出包括胶州、龙口、荣成在内的一批GDP迈过千亿元的经济强县。
在这样的基础上,山东又于近日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进一步挖掘县域发展潜力、推动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,可谓正当其时。同时,一条县域经济“内外兼修”的探索之路也愈加清晰。
县域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,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是关键。这就要求各县夯实产业升级发展根基,练好高质量发展的“内功”。
《意见》此次提出将实施“一县一策”,做强特色优势富民产业。通过实施产业升级优势再造工程,打造一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;通过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工程,加快科创要素集聚;通过开展“苗圃行动”、“雏鹰行动”、“登峰行动”,培育县域高质量经营主体;通过分批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,分行业提炼共性应用场景,分规模打造数字化改造企业样本,加快实现产业转型、数字转型和绿色化发展等。
如果说加快产业升级是县域经济高质量的原动力,那么借好“外力”、推动县域一体化发展无疑是一剂强力助燃。
强开放、强合作,山东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同时,强调借助“外力”加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在加强合作上,山东提出支持毗邻县域一体化发展,探索建立产业联动、服务共享、人才合作等协同发展机制;在强开放上,通过深化扩权赋能改革、深化财税金融改革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措施再造发展优势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增强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的对接力度,山东还提出将以济南、青岛等大城市为依托,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实现1小时或半小时通勤,以推进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。
过往实践告诉我们,用好外力、激发内力,才能形成合力。在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,积极向外开拓“大圈子”、加强区域互动力度,才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
山东提出,到2035年,县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,县域经济整体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。料想未来,山东县域经济一定能实现更大发展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- [国内游]净水机接在下水道,全家人喝了2年废水,究竟是怎么回事呢
- [国内游]上海:长江口出现咸潮入侵,已采取措施保障原水正常有序供应
- [航空邮轮]过硬实力+创新渠道,赛力斯汽车内外双修
- [旅行攻略]川西北高原首条铁路——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通车运行
- [资讯]陈家小馆:藏匿乡间的田园乐园,开启多彩度假新体验
- [露营骑行]肇庆:出发!5000多名骑手“打卡”怀集超美骑行线
- [国内游]女方拒绝返还彩礼,男方挂横幅找人,被法院制止:要和女方协商,不接受折价返还
- [资讯]2025第七届全国旅游学会创新交流活动在海口举办
- [国内游]兰州公交集团回应让员工贷款给自己发薪:负债达39亿,近4个月没有发员工工资了
- [国内游]年轻人国庆假期搞钱上瘾:当伴娘每场400,靠喂猫一周赚5000